明年水稻一期若停灌 可能近半停耕
2020-11-22

圖說:水情吃緊,明年水稻一期耕作可能近半面積停耕。 (中央社檔案照片)
水情吃緊,農委會預估,明年水稻一期停灌面積最多八萬公頃、占水稻一期耕作面積十七萬公頃近半;二十五日將先宣布其中嘉南部分是否停灌及二類補償方案,每公頃補償都在八.一萬元以上。
氣候變遷,今年颱風少、雨水不足,農委會十月十四日宣布桃園市、新竹與苗栗縣灌區一.九萬公頃農田(水稻一.三萬公頃,其他作物.六萬公頃)停灌;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也將召開記者會宣布嘉、南明年水稻一期是否停灌。
目前除了宜、花、東、高、屏,以及農業面積不多的雙北市水情無虞,其他西部縣市水情仍嚴峻。農委會農水署長蔡昇甫分析,水情最吃緊的嘉、南栽種面積約一.八萬多公頃,仍吃緊的桃、竹、苗合計四.二萬公頃,還有台中約二萬公頃。
蔡昇甫說,以上縣市明年水稻一期若需要停灌,都會在育苗前宣布,除了嘉、南停灌機率很高,二十五日定案,桃、竹、苗、台中十二月中旬也會決定是否停灌,若有下雨,可減少停灌面積,萬一雨水仍不足,都停灌,將達八萬公頃,占全台水稻一期耕作面積十七萬公頃近半。
不過他說,這也不是第一次,近二十年內,九十三、九十九、一○四年水稻一期也曾停灌,剛好都約相隔五、六年。此外,他說,農委會統計稻穀庫存可供應一年以上,糧食安全無虞。
屆時,農委會會同時公布補償措施。蔡昇甫說,停灌後農田分兩種樣態,首先,沒種水稻,但是種綠肥或轉作其他旱作,每公頃新台幣八.八萬元起;其次,沒種水稻,而且沒種作物但有翻耕,或是種植其他不是政府鼓勵栽種的作物,例如果樹,每公頃補貼八.一萬元起。
另外,上下游產業也納入補償,育苗業者部分,每公頃以二百五十箱育苗數乘以每箱補償八元計算,每公頃補償二千元。【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