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鎮館之寶-碧玉C形龍 中華第一龍 六千年前極品
2021-01-01

大陸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中華第一龍」現形,加上160餘件文物,揭開「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面紗,邀觀眾重逢舊時光,探尋中華文明起源。
160餘件文物按「禮重在祭」「唯玉為葬」和「文明曙光」等部分重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古國。最著名的女神頭像以圖片形式亮相。
專家解釋,主要考慮到頭像比較嬌貴,不宜挪動,但觀眾可以看到多件女神廟出土的泥塑人像殘件,有一件耳朵殘塊大小約為真人耳朵尺寸的兩倍,而人手殘件與真人手掌大小相當。
8件紅山文化出土玉龍是展廳裡最受歡迎的文物。國博鎮館之寶--碧玉C形龍前總有觀眾駐足。它是已知紅山文化玉龍中體型最大的一件,被譽為「中華第一龍」,整器由墨綠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吻部前伸上揚,梭形細目,鬣鬃飄舉,卷尾有力,軀體捲曲若鉤。專家給出的點評是,雖無角、無肢、無爪,卻極富動感。
雖然大部分文物風格粗獷,但細節卻頗為有趣。動物造型的玉器惟妙惟肖,玉鳳、玉鳥、玉鱉、玉蠶、玉蝗等至少十餘種「動物」展出。專家說,它們大都有穿孔,可以穿繩佩掛或用線縫綴於衣物上。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