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閣揆關照故鄉 還需鄉親開口嗎
2021-02-22
元宵節即將到來,人氣極佳的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尚未劃下句點,年節氣氛仍是十分濃厚,屏東縣好山好水,人文繪萃,不僅有蔡英文這位台灣首位女總統,前縣長蘇貞昌執掌行政院,民眾期待中央能多竉愛國境之南這個故鄉,使落後的屏東縣醜小鴨能有變鳳凰的機會。
擺在眼前的事實,屏東縣經濟建設落後,發展難有潛力可言,競爭力無法與其他縣市相提並論,儘管是富庶之地,長期以來稅收不足,人口數不增反減長達十九年,問題值得思考。
以往,民眾譏諷政府建設重北輕南,現在、蔡英文總統是屏東子弟,掌握行政大權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擔任過屏東縣長,對國境之南的窘態比任何人都清楚,幫故鄉的忙、協助地方解決問題還須要鄉親開口嗎?
政府政策長期性重北輕南,屏東縣開發十分緩慢,儘管近幾年稍為扭轉,高鐵南延核定了,施工時間仍需耗時十幾年,加上屏東沒有中山高,重大企業投資裹足不前,就業職場缺乏,南北均衡性仍是傾斜。
包括老縣長蘇貞昌在內的歷任縣長,競選時信誓旦旦,一再強調進入縣府服務如何打造屏東縣,繪製出美麗又可口的大餅,迄今何以屏東縣與其他縣市相比、城鄉差距無法拉近,依舊是望梅止渴。
屏東縣諸多問題無解,就業仍是縣內多數年輕人的夢魘,為了「找頭路」,只好揮別家鄉,導致人口數負成長,而且長達十九年,如此「失血」怎不流失競爭力和繁榮的動力呢?
以基層建設排水、路燈、柏油路,居住環境品質改善為例,對政治人物來看是小事,但卻是人民心底最強烈的渴望,然而,現在的首長行政方針導向煙火式的活動,吃力不討好的硬體建設遭到忽略。
就總統選舉而言,政黨的宣傳車總是尊稱選民是總統的頭家,使選民心花怒放,原來、總統是僕人,選舉過後呢?誰才是僕人?
去年總統、立委選舉早就落幕,迄今各界又開始討論明年底九合一地方政權之爭,誰擔任縣市長才合適,加上萊豬進口的食安問題引發政黨爭吵不休,選民真的厭煩了,政治人物少做秀才是民眾之福,選「秀」才,一任四年,這些政治人物在舞台表演,若是缺乏建設,地方如何繁榮發展。
屏東縣人口數從近九十二萬降至八十一萬,這是進步或是退步呢?任何政治人物都必須把人民置於政黨之上,重視地方發展,而非面對問題束手無策。
屏東女兒蔡英文總統被鄉親視為屏東之光,老縣長蘇貞昌返鄉更是光芒四射,窮困的屏東縣地方建設和財政需賴中央,重大軟硬體建設不足若是無法突破,醜小鴨絕對無法蛻變成鳳凰。(記者:葉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