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50廠商 成立充電聯盟
2021-03-04

圖說:工研院攜手近五十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 記者羅吉訓攝
環保意識抬頭,全球電動車市場攀升,連帶促進電動車充電設備蓬勃發展,但現今全球主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有四種,臺灣均有業者投入開發,市面上卻沒有共容的充電標準。
為及早因應民眾與產業的需求,工研院攜手由裕電能源、拓連科技、台達電子、華城電機、飛宏科技、起而行綠能等近五十家廠商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齊聲建議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採用歐美最常用且支援直交流電的國際標準「CCS1」(Combined Charging System 1)為主,透過統一界面的公共充電站,打造國內友善的充電環境,增進充電設備使用率,加速臺灣智慧運輸的發展。
充電聯盟主席暨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全球主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有四種,包括使用區域涵蓋歐美和加拿大的「通用規格CCS 1」;使用區域位於歐洲、紐澳、印度等的「通用規格CCS 2」;日規CHAdeMo;大陸規格GBT,臺灣均有業者投入開發,但市面上卻沒有共容的充電標準,廠商各自生產的電動車與充電設備,面臨無法兼容充電的情形。
工研院致力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在永續環境應用領域,結合跨領域研發優勢,開發電動車技術,並於成立充電聯盟,集結產官研的力量,串接廠商與消費者的需求,積極制定共容的電動車充電界面,充電聯盟建議公共充電站的電動車充電界面應採用支援直交流電的國際標準「CCS1」為主,協助政府建置公共充電站,以友善充電環境設施一起推動電動車發展。【記者羅吉訓/竹縣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