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 亞東醫院成功治療糖友胃病
2018-09-13

台灣成功首例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四十三歲病友胡女士,由於糖尿病控制不佳,造成視網膜病變和腎臟功能嚴重受損,需要長期洗腎與胰島素治療。病人經胃核醫攝影,發現胃的排空半衰期竟然長達二百十九分鐘且排空率只有百分之十四,是一種難治性的「胃輕癱」(Gastroparesis)。由於病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到亞東醫院求診經超音波內視鏡中心主任,診斷後決定為胡女士施作國內尚未發表過成功案例的「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
亞東醫院指出,患者長期高血糖造成支配胃蠕動的內臟自主神經受損,二○一五年十一 月起出現長期飯後嘔吐、嚴重腹脹及乾嘔等症狀,二年多以來上述症狀越發嚴重,二○一七年起已經四度住院。
病患經胃核醫攝影,發現胃的排空半衰期竟然長達二百十九分鐘且排空率只有百分之十四,是一種難治性的「胃輕癱」。由於病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且生活品質營養狀況每況愈下,胡女士的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鍾承軒,同時也是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主任,因此決定為胡女士施作國內尚未發表過成功案例的「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
亞東醫院表示,病患於今年六月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手術,術後第二天即開始由口進食,完全沒有術後不適或併發症發生,追蹤胃排空核醫攝影,病人的胃排空半衰期改善至一百五十六分鐘,手術後第四天就出院。術後迄今將近三個月,病患胃輕癱相關症狀已明顯改善,體重及食慾也增加了,終於可以恢復享受健康美食的生活。【記者李文玉/新北市報導】
圖︰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示範手術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