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岸真美! 河湖生態改善親水遊火爆
2022-05-20

圖說:壩河兩岸,翠柳拂堤,岸邊綻放的花朵如彩雲般鋪陳開來,映在碧波中,描繪出一幅春的畫卷。(非方/攝)
午後,買一杯咖啡,沿北京亮馬河南岸步行向東,走累了,就找一處觀景平臺席地而坐,隨手一拍,就是一幅春日美圖。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市民姚璐打卡了聞名已久的亮馬河,水泥森林裡能有這麼美的景色,真的太享受了!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約有156萬人次到河道周邊遊玩。隨著北京河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親水活動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假期出遊的熱門選擇。
順義潮白河畔,微風輕拂柳枝,幾隻野鴨不時拍打翅膀濺起水花。一眼望去,空曠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依河岸而建的濱河森林公園裡,不少遊人選好了位置,鋪開餐布,擺上零食,愜意地享受假期。其實,潮白河的環境並非一直這麼美。上世紀90年代末,潮白河出現斷流,直到去年4月,北京啟動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斷流了22年的潮白河才再次全線貫通。
近幾年,通過跨流域多水源生態補水,北京的河再次流動了起來。去年,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河流實現貫通入海,新增有水河道27條、有水河長452公里、水面32平方公里;不少乾涸許久的水渠也再次「甦醒」。有水河段的增加不止改善了流域生態環境,也為市民出遊提供了更多選擇。
去年,北京持續強化河長制,排查出的1000餘條小微水體全部完成治理。經監測,全市優良水體比例達75.7%,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隨著河湖水環境的不斷改善,市民對親水活動的需求不斷增長。
2018年起,北京先後對涼水河(雙營橋至馬駒橋)實施人行步道連通改造,為市民打造了一條全長22.4公里的慢行步道;開展西南二環水系的步道連通工程,實現從頤和園團城湖南閘到東便門的28.5公里的兩岸濱水步道一走到底。
去年,該市建成甘棠、榆林莊船閘,大運河北京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開放輕舟夜遊。新開闢7處河湖滑冰場、120餘處垂釣平臺、12處皮划艇區域。
(王天淇)
午後,買一杯咖啡,沿北京亮馬河南岸步行向東,走累了,就找一處觀景平臺席地而坐,隨手一拍,就是一幅春日美圖。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市民姚璐打卡了聞名已久的亮馬河,水泥森林裡能有這麼美的景色,真的太享受了!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約有156萬人次到河道周邊遊玩。隨著北京河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親水活動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假期出遊的熱門選擇。
順義潮白河畔,微風輕拂柳枝,幾隻野鴨不時拍打翅膀濺起水花。一眼望去,空曠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依河岸而建的濱河森林公園裡,不少遊人選好了位置,鋪開餐布,擺上零食,愜意地享受假期。其實,潮白河的環境並非一直這麼美。上世紀90年代末,潮白河出現斷流,直到去年4月,北京啟動潮白河試驗性生態補水,斷流了22年的潮白河才再次全線貫通。
近幾年,通過跨流域多水源生態補水,北京的河再次流動了起來。去年,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河流實現貫通入海,新增有水河道27條、有水河長452公里、水面32平方公里;不少乾涸許久的水渠也再次「甦醒」。有水河段的增加不止改善了流域生態環境,也為市民出遊提供了更多選擇。
去年,北京持續強化河長制,排查出的1000餘條小微水體全部完成治理。經監測,全市優良水體比例達75.7%,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隨著河湖水環境的不斷改善,市民對親水活動的需求不斷增長。
2018年起,北京先後對涼水河(雙營橋至馬駒橋)實施人行步道連通改造,為市民打造了一條全長22.4公里的慢行步道;開展西南二環水系的步道連通工程,實現從頤和園團城湖南閘到東便門的28.5公里的兩岸濱水步道一走到底。
去年,該市建成甘棠、榆林莊船閘,大運河北京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開放輕舟夜遊。新開闢7處河湖滑冰場、120餘處垂釣平臺、12處皮划艇區域。
(王天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