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研所推事故碰撞型態導向設計範例 增進路口安全
2022-06-22

【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經統計一一0年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A1、A2)達約三十六萬件,其中發生於路口的比例約占百分之五十六點五,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為增進路口安全,與嘉義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新竹市、基隆市等縣市政府交通處(工務處)合作,於本月二十二日至七月一日一連辦理六場次上述教育訓練,邀請國內各中央與地方政府相關道路主管機關、專業顧問機構與從業人員參加,每場次約五十人,期待透過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引導有效的路口改善工程,創造人本、安心的道路交通環境。
![]()
運研所指出,教育訓練內容主要講授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的重要成果,包括「肇事診斷學」的六個步驟:「事故特性分析」、「繪製碰撞構圖」、「預擬改善方案」、「現場會勘」、「確立改善方案」與「實施、評估與回饋」等,肇事診斷學是確保改善方案與減低事故之間具有明確關聯的方法。其中最核心的步驟為碰撞構圖的繪製,用以發現路口主要的碰撞型態與對應之空間位置,精準掌握事故發生之問題,才能量身打造有效的改善方案,而在預擬改善方案方面,「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提供國內主要路口事故型態(包含右轉側撞、左轉側撞、左轉穿越側撞、同向擦撞、交叉撞與追撞等)的對應改善設計範例,做為設計者的參考應用。
訓練課程中除講述肇事診斷學、碰撞構圖分析、設計範例的內容、應用方式之外,更與各場次縣市政府合作,提供當地轄區內的1處現場路口,蒐集過去一年事故資料,作為實務演練案例,讓參訓學員以當地熟悉的路口進行操作演練,以做中學的方式,加深學習印象,另一方面,並藉由教育訓練的進行,同步蒐集學員反饋的資訊作為後續精進的參考,運輸研究所於後續年度將繼續與其他非直轄市政府交通管理單位合作辦理教育訓練持續推廣設計範例之實務應用。
運研所指出,教育訓練內容主要講授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的重要成果,包括「肇事診斷學」的六個步驟:「事故特性分析」、「繪製碰撞構圖」、「預擬改善方案」、「現場會勘」、「確立改善方案」與「實施、評估與回饋」等,肇事診斷學是確保改善方案與減低事故之間具有明確關聯的方法。其中最核心的步驟為碰撞構圖的繪製,用以發現路口主要的碰撞型態與對應之空間位置,精準掌握事故發生之問題,才能量身打造有效的改善方案,而在預擬改善方案方面,「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提供國內主要路口事故型態(包含右轉側撞、左轉側撞、左轉穿越側撞、同向擦撞、交叉撞與追撞等)的對應改善設計範例,做為設計者的參考應用。
訓練課程中除講述肇事診斷學、碰撞構圖分析、設計範例的內容、應用方式之外,更與各場次縣市政府合作,提供當地轄區內的1處現場路口,蒐集過去一年事故資料,作為實務演練案例,讓參訓學員以當地熟悉的路口進行操作演練,以做中學的方式,加深學習印象,另一方面,並藉由教育訓練的進行,同步蒐集學員反饋的資訊作為後續精進的參考,運輸研究所於後續年度將繼續與其他非直轄市政府交通管理單位合作辦理教育訓練持續推廣設計範例之實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