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交通局開發2大防護系統 確保用路人安全
2022-11-30 點閱數:108,977

圖說:鄭市長表示桃園市政府持續建置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系統,打造人本、永續、智慧的交通安全環境 。(記者何家任/攝)
【記者何家任/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今三十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交通局「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計畫」專題報告後表示,交通局持續向交通部爭取經費,建置智慧交通安全設施,目前已開發「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及「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兩大防護系統。
鄭市長指出,目前實施結果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未來交通局將持續向交通部爭取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ITS)等各項交通安全提升方案,繼續為桃園建構更好的人本、永續、智慧的交通安全環境。
鄭市長表示,交通局持續運用AI及雷達輔助自動偵測行人與車輛,即時提醒駕駛人留意前方路況,目前已開發「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及「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兩大防護系統,
其中「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已在市內五處路口設置,透過AI影像辨識系統偵測路口行人穿越時,將傳遞訊號至CMS進行示警,提醒車輛減速慢行通過,平均速率從39.4公里一小時,下降至25.6公里一小時,降速幅度達35%。
![]()
圖說:交通局人員說明兩個系統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解說。(記者何家任/攝)
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 「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則已完成十九處路口,設置數量為全國第一,主要在視距不佳、易衝突肇事的非號誌化路口,使用路側偵測雷達設備感應各向來車,當有側、對向來車時,自動觸發警示牌面進行提醒留意前方路況,並達到主動降速目的,平均速率從37.3公里一小時下降至25.1公里一小時,降速幅度達32%。兩個系統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
劉局長指出,桃園市內有許多道路不宜設置號誌燈號,為建構完善的非號誌化路口環境,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市府於一○七、一○八及一一○年,連續向交通部爭取經費,辦理「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計畫」,共獲交通部補助四千三百五十萬元,設置「行人穿越警示系統」、「路口防護告警系統」等兩大新式交通設施。
劉局長強調,市府今年再獲交通部補助一千二百萬元,建構智慧安全防護系統,未來交通局,將持續向中央爭取預算,辦理各項智慧交通安全設施,打造桃園成為宜居安全的智慧交通城市。
【記者何家任/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今三十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交通局「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計畫」專題報告後表示,交通局持續向交通部爭取經費,建置智慧交通安全設施,目前已開發「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及「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兩大防護系統。
鄭市長指出,目前實施結果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未來交通局將持續向交通部爭取智慧型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ITS)等各項交通安全提升方案,繼續為桃園建構更好的人本、永續、智慧的交通安全環境。
鄭市長表示,交通局持續運用AI及雷達輔助自動偵測行人與車輛,即時提醒駕駛人留意前方路況,目前已開發「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及「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兩大防護系統,
其中「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已在市內五處路口設置,透過AI影像辨識系統偵測路口行人穿越時,將傳遞訊號至CMS進行示警,提醒車輛減速慢行通過,平均速率從39.4公里一小時,下降至25.6公里一小時,降速幅度達35%。
圖說:交通局人員說明兩個系統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解說。(記者何家任/攝)
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 「路口防護告警系統」則已完成十九處路口,設置數量為全國第一,主要在視距不佳、易衝突肇事的非號誌化路口,使用路側偵測雷達設備感應各向來車,當有側、對向來車時,自動觸發警示牌面進行提醒留意前方路況,並達到主動降速目的,平均速率從37.3公里一小時下降至25.1公里一小時,降速幅度達32%。兩個系統皆有顯著提醒駕駛人主動降速、增加用路人安全性的效果。
劉局長指出,桃園市內有許多道路不宜設置號誌燈號,為建構完善的非號誌化路口環境,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市府於一○七、一○八及一一○年,連續向交通部爭取經費,辦理「智慧交通安全路口防護計畫」,共獲交通部補助四千三百五十萬元,設置「行人穿越警示系統」、「路口防護告警系統」等兩大新式交通設施。
劉局長強調,市府今年再獲交通部補助一千二百萬元,建構智慧安全防護系統,未來交通局,將持續向中央爭取預算,辦理各項智慧交通安全設施,打造桃園成為宜居安全的智慧交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