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掌故】利源東西街——又名「中區女人街」
2023-04-25 點閱數:67

圖:利源東街是香港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路之兩旁有自1950年代出現的小販攤檔,零售女人日用品、服裝等。
以香港的中環的物價來說,利源東街與利源溪街的商品售價可說是物美價廉。
這兩條又名「中區女人街」的街道,有著一排又一排的攤販與小店,大多販售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男女服飾及配飾,還有鞋子及日用品等等,種類繁多任君挑選。
![]()
圖:利源西街名氣始終比不上利源東街。
不過有些人認為,利源西街與利源東街相比,前者名氣始終比不上後者,而以在歷史上出現的順序來說,利源東街的確比西街的地位來的靠前,另外東街還有一個稱號是西街永遠也無法比肩的,那就是「香港首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
19世紀末期,香港中區一帶進行填海工程,台山富商李煜堂(金利源老闆)獲得現今利源東街範圍的一幅土地,在建造樓房時決定將附近街道以自己店鋪的名字起名。
不過利源西街的構成就不比東街順利了,李煜堂在欲興建利源西街時,因為財力不足而延宕進度,直到1906年才得到另一富商李乃普的支持,西街至此才順利建成。 那麼問題來了,創立金利源的老闆「李煜堂」究竟是何方人士呢?
李煜堂原籍廣東省新寧縣(今台山市),1868年隨家人出國學習經商之道,之後在香港創立金利源、水利源兩家藥材鋪。
甲午戰爭後,他又創立廣州電力公司、廣州河南機器磨麵公司、泰生源出入口貨行等等,另外經商範圍也涉及保險業,先後創立多家保險公司,分店遍布中國口岸及南洋諸島。
1905年,因為美國發布禁止華工入境條例,李煜堂隨即連絡廣州、香港工業、商業、教育界、新聞界一同組織拒約會,發動抵制美貨運動,當中又聯合何啟、曹善允等人與美方代表談判,最後達成「十二條款」草案。
之後,李煜堂加入香港同盟會,非常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且在辛亥革命前,李煜堂出借金利源藥材店作為革命活動的香港秘密聯絡處,而廣東光復後,李煜堂曾出任財政部長約6個月時間。
之後雖然卸任繼續經商,不過仍十分關心時事,聯合其他香港商人支援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及北伐。
總體來說,李煜堂不單單是個商人,也是位愛國人士,尤其單以香港此地來談,李煜堂在革命活動上的付出,值得讓人大大讚頌,也不該讓人遺忘。
(文:尹巴士頓)
以香港的中環的物價來說,利源東街與利源溪街的商品售價可說是物美價廉。
這兩條又名「中區女人街」的街道,有著一排又一排的攤販與小店,大多販售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男女服飾及配飾,還有鞋子及日用品等等,種類繁多任君挑選。
圖:利源西街名氣始終比不上利源東街。
不過有些人認為,利源西街與利源東街相比,前者名氣始終比不上後者,而以在歷史上出現的順序來說,利源東街的確比西街的地位來的靠前,另外東街還有一個稱號是西街永遠也無法比肩的,那就是「香港首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
19世紀末期,香港中區一帶進行填海工程,台山富商李煜堂(金利源老闆)獲得現今利源東街範圍的一幅土地,在建造樓房時決定將附近街道以自己店鋪的名字起名。
不過利源西街的構成就不比東街順利了,李煜堂在欲興建利源西街時,因為財力不足而延宕進度,直到1906年才得到另一富商李乃普的支持,西街至此才順利建成。 那麼問題來了,創立金利源的老闆「李煜堂」究竟是何方人士呢?
李煜堂原籍廣東省新寧縣(今台山市),1868年隨家人出國學習經商之道,之後在香港創立金利源、水利源兩家藥材鋪。
甲午戰爭後,他又創立廣州電力公司、廣州河南機器磨麵公司、泰生源出入口貨行等等,另外經商範圍也涉及保險業,先後創立多家保險公司,分店遍布中國口岸及南洋諸島。
1905年,因為美國發布禁止華工入境條例,李煜堂隨即連絡廣州、香港工業、商業、教育界、新聞界一同組織拒約會,發動抵制美貨運動,當中又聯合何啟、曹善允等人與美方代表談判,最後達成「十二條款」草案。
之後,李煜堂加入香港同盟會,非常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且在辛亥革命前,李煜堂出借金利源藥材店作為革命活動的香港秘密聯絡處,而廣東光復後,李煜堂曾出任財政部長約6個月時間。
之後雖然卸任繼續經商,不過仍十分關心時事,聯合其他香港商人支援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及北伐。
總體來說,李煜堂不單單是個商人,也是位愛國人士,尤其單以香港此地來談,李煜堂在革命活動上的付出,值得讓人大大讚頌,也不該讓人遺忘。
(文:尹巴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