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掌故】國瑞路——紀念楊國瑞對荃灣貢獻多
2023-05-09 點閱數:50

國瑞路舊稱國瑞道,是香港新界荃灣新市鎮的道路,連接上葵涌梨木道及荃灣德士古道北,並與昌榮路和清山公路–葵涌段兩條主幹道交匯。
![]()
圖:國瑞路與通往青山公路葵涌段九龍方向的僅限靠左入、靠左出交流道的支路的圓環。(圖/翻拍維基百科)
根據資料顯示,國瑞路全長約1447.8公尺,在此路段因設有多個貨倉,造成許多問題,如路面雍塞導致公車延誤、行人在大型車之間過馬路的危險性、噪音汙染、空氣汙染斗等問題,都曾讓政府收穫不少抗議,而目前所知因為還需要多方評估,所以上述種種問題尚未獲得徹底解決。
然而,撇開待解決的問題不談,國瑞路中的「國瑞」二字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其實國瑞二字來自「楊國瑞」此人,他乃香港新界荃灣楊屋村的鄉紳,也是大清光緒三十年科舉所取錄的秀才。
不過,若僅是如此並不足以讓楊國瑞成為以他之名來命名馬路的人物之一,他對荃灣的貢獻可不小,首先來說,荃灣現在之所以被稱為荃灣,就是他的功勞。
荃灣在使用現今名稱前,其實有很多舊稱,如「淺灣」、「全灣」、「賊灣」、「海盜灣」等不同稱呼,是楊國瑞向香港政府提議統一以「荃灣」作為名稱。
而他也是荃灣公立學校的前身,也就是私塾的創立人,而且當時更與上水鄉紳李仲莊及元朗鄉紳鄧煒堂等人共同創立新界鄉議局的前身,就是代表新界居民的首個合法組織「新界農工商研究總會」。
另外楊國瑞也曾任荃灣天后宮協理值事,更曾介入處理全完堂與荃灣地方鄉紳雙方於1918年至1919年間的糾紛,因為楊國瑞向來對基督教存有好感,不喜教會與地方鄉紳發生衝突,也不想地方和諧被破壞,於是挺身而出介入調停,與雙方約定再全安局會面舉行會議,一起商量解決之道。
基本上楊國瑞為荃灣的奉獻有目共睹,在當時名望甚高,不管是紳商名流還是販夫走卒都對他的為人處事相當敬重與佩服,而後當他去世後,香港政府欲發展荃灣衛星城市,由於楊屋村再發展範圍內,因此需要遷村。
後來楊屋村新村前道路正欲命名,眾人想起楊國瑞對荃灣的貢獻,遂將此道路命名為國瑞路,藉此紀念楊國瑞的付出,因為那時每個人都心裡有數,荃灣得以有今日,楊國瑞絕對功不可沒,所以不該被遺忘。
(文:尹巴士頓)
圖:國瑞路與通往青山公路葵涌段九龍方向的僅限靠左入、靠左出交流道的支路的圓環。(圖/翻拍維基百科)
根據資料顯示,國瑞路全長約1447.8公尺,在此路段因設有多個貨倉,造成許多問題,如路面雍塞導致公車延誤、行人在大型車之間過馬路的危險性、噪音汙染、空氣汙染斗等問題,都曾讓政府收穫不少抗議,而目前所知因為還需要多方評估,所以上述種種問題尚未獲得徹底解決。
然而,撇開待解決的問題不談,國瑞路中的「國瑞」二字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其實國瑞二字來自「楊國瑞」此人,他乃香港新界荃灣楊屋村的鄉紳,也是大清光緒三十年科舉所取錄的秀才。
不過,若僅是如此並不足以讓楊國瑞成為以他之名來命名馬路的人物之一,他對荃灣的貢獻可不小,首先來說,荃灣現在之所以被稱為荃灣,就是他的功勞。
荃灣在使用現今名稱前,其實有很多舊稱,如「淺灣」、「全灣」、「賊灣」、「海盜灣」等不同稱呼,是楊國瑞向香港政府提議統一以「荃灣」作為名稱。
而他也是荃灣公立學校的前身,也就是私塾的創立人,而且當時更與上水鄉紳李仲莊及元朗鄉紳鄧煒堂等人共同創立新界鄉議局的前身,就是代表新界居民的首個合法組織「新界農工商研究總會」。
另外楊國瑞也曾任荃灣天后宮協理值事,更曾介入處理全完堂與荃灣地方鄉紳雙方於1918年至1919年間的糾紛,因為楊國瑞向來對基督教存有好感,不喜教會與地方鄉紳發生衝突,也不想地方和諧被破壞,於是挺身而出介入調停,與雙方約定再全安局會面舉行會議,一起商量解決之道。
基本上楊國瑞為荃灣的奉獻有目共睹,在當時名望甚高,不管是紳商名流還是販夫走卒都對他的為人處事相當敬重與佩服,而後當他去世後,香港政府欲發展荃灣衛星城市,由於楊屋村再發展範圍內,因此需要遷村。
後來楊屋村新村前道路正欲命名,眾人想起楊國瑞對荃灣的貢獻,遂將此道路命名為國瑞路,藉此紀念楊國瑞的付出,因為那時每個人都心裡有數,荃灣得以有今日,楊國瑞絕對功不可沒,所以不該被遺忘。
(文:尹巴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