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掌故】寶雲道又叫三馬路 沿途是平坦林蔭大道
2023-05-16 點閱數:35

圖︰寶雲道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帶,為傳統豪宅區。(圖/翻拍維基百科)
「寶雲道」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代,是香港早期豪宅所在區域,道路西接中半山馬己仙峽道,穿過灣仔峽的灣仔峽道,東接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交界。
在香港日治時期,寶雲道曾被改名為「霧島通」,道路是於1888年落成,以棧道型式興建的部分不少,底下設置水管,以英式橋墩支撐,將食用水由香港島東南部大潭的大潭水塘引到中環雅賓利谷的儲水庫,稱為寶雲渠或寶雲輸水道,其「21孔拱券段」更於2009年9月18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而由於寶雲道為香港繼皇后大道及堅尼地道之後興建的第三條主要道路,因此也「三馬路」之稱。
![]()
圖︰「寶雲道」灣坊亭。(圖/翻拍維基百科)
相信若有到過寶雲道就知道,此道離海平線約100米,兩旁種有大量樹木,絕大部分的的道路平坦好走但車輛不可行走,離市區並不遠,從灣仔或中環步行約20多分鐘可以到達,而此20多分鐘被很多慢跑人士當成跑步前的熱身行動,而且寶雲道沿途也設有不同健身器具供人使用。
![]()
圖︰寶雲道最著名的姻緣石。(圖/翻拍維基百科)
除了運動目的之外,寶雲道也是觀看景色的好去處,且不只遠眺景色優美,有時抬頭還可以見到麻鷹飛翔的英姿,另外道路兩旁有時還會有松鼠的蹤跡,為到訪寶雲道帶來意外驚喜。
那麼,如此讓人為之嚮往的寶雲道究竟為何叫寶雲道呢?
答案很簡單,又是跟港督有關係,而與寶雲道有關係的港督就是香港第九任港督「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中文為寶雲。
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出生於愛爾蘭,於1844年取得牛津大學學士,1847年取得碩士學位,之後擔任科孚大學校長約4年時間,後於1854年當上希臘愛奧尼亞群島之最高行政官。
除了曾擔任上述職位與港督外,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還曾擔任昆士蘭首任總督、紐西蘭第五任總督、維多利亞領地第五任總督及模里西斯第13任總督,在殖民地擔任官職的經驗可謂是頗為豐富。
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在港擔任港督期間,完成的事項以建設方面佔多數,如皇仁書院完工、香港天文台修建、銅鑼灣避風塘建築工程、興建大潭水塘等等。
除建設方面,1884年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曾改組香港立法局,香港第二位華人立法院議員便是在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手下誕生,另外香港電燈有限公司也是在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任內成立。
「寶雲道」連接香港島半山區至黃泥涌峽一代,是香港早期豪宅所在區域,道路西接中半山馬己仙峽道,穿過灣仔峽的灣仔峽道,東接司徒拔道、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交界。
在香港日治時期,寶雲道曾被改名為「霧島通」,道路是於1888年落成,以棧道型式興建的部分不少,底下設置水管,以英式橋墩支撐,將食用水由香港島東南部大潭的大潭水塘引到中環雅賓利谷的儲水庫,稱為寶雲渠或寶雲輸水道,其「21孔拱券段」更於2009年9月18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而由於寶雲道為香港繼皇后大道及堅尼地道之後興建的第三條主要道路,因此也「三馬路」之稱。
圖︰「寶雲道」灣坊亭。(圖/翻拍維基百科)
相信若有到過寶雲道就知道,此道離海平線約100米,兩旁種有大量樹木,絕大部分的的道路平坦好走但車輛不可行走,離市區並不遠,從灣仔或中環步行約20多分鐘可以到達,而此20多分鐘被很多慢跑人士當成跑步前的熱身行動,而且寶雲道沿途也設有不同健身器具供人使用。
圖︰寶雲道最著名的姻緣石。(圖/翻拍維基百科)
除了運動目的之外,寶雲道也是觀看景色的好去處,且不只遠眺景色優美,有時抬頭還可以見到麻鷹飛翔的英姿,另外道路兩旁有時還會有松鼠的蹤跡,為到訪寶雲道帶來意外驚喜。
那麼,如此讓人為之嚮往的寶雲道究竟為何叫寶雲道呢?
答案很簡單,又是跟港督有關係,而與寶雲道有關係的港督就是香港第九任港督「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中文為寶雲。
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出生於愛爾蘭,於1844年取得牛津大學學士,1847年取得碩士學位,之後擔任科孚大學校長約4年時間,後於1854年當上希臘愛奧尼亞群島之最高行政官。
除了曾擔任上述職位與港督外,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還曾擔任昆士蘭首任總督、紐西蘭第五任總督、維多利亞領地第五任總督及模里西斯第13任總督,在殖民地擔任官職的經驗可謂是頗為豐富。
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在港擔任港督期間,完成的事項以建設方面佔多數,如皇仁書院完工、香港天文台修建、銅鑼灣避風塘建築工程、興建大潭水塘等等。
除建設方面,1884年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曾改組香港立法局,香港第二位華人立法院議員便是在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手下誕生,另外香港電燈有限公司也是在喬治·弗格森·鮑文爵士任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