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兵凶戰危全球關注 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受側目
2023-09-13 點閱數:122,834

圖:在福州舉行的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要為兩岸青年交流「搭橋」,銘傳大學《山岳之渝》摘得金獎桂冠。
【記者楊之中/綜合報導】台海兵凶戰危,全球關注,也引發台灣民眾對民進黨政府每逢選舉就力推「抗中保台」窃取執政利益的省思和唾駡,此時大陸國務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頗能引發民眾關注。
台灣地區即將進行中華民國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政府施政無能,民心盡失,多數沉默的台灣人民,無不期待政黨輪替。
在此氛圍下,即使曾自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不敢再高喊「抗中保台」,而改稱「最想和習近平共進晚餐」。
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主張:兩岸應回到不統、不獨、不武安定狀態,兩岸要像一家人,才有和平。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主張兩岸應重啟服貿。
![]()
圖:大陸最新公布的「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到,鼓勵台灣民眾在福建申領居住證、購房置業。
台海的和平穩定,取決於大陸中國的態度,此時大陸福建提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獲得中央國務院支持,讓人耳目一新。
這項新舉措,共分六大項二十一分項,做法具體而微,唯一受關注的,仍是兩岸要和平統一。其做法包括:
一、總體要求:
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二、建設臺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
(一)暢通臺胞往來通道。適度超前開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等要素保障力度。
(二)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
(三)鼓勵臺胞來閩就業。
(四)擴大臺胞社會參與。
(五)便利臺胞在閩生活。取消臺胞在閩暫住登記。
(六)完善涉台司法服務。打造彙聚涉台法律研究諮詢、臺灣地區法律查明為一體的開放性資源分享平臺。
三、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
(七)優化涉台營商環境。支援福建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引導臺胞台企共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八)深化產業合作。
(九)促進臺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鼓勵臺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參與鄉村振興。持續造福臺灣農漁民,在用地、融資、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十)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鼓勵閩台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在閩台企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
四、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
(十一)支持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
(十二)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支持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
(十三)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發展。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台開放格局。
(十四)推進福建其他地區開展融合實踐。
五、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
(十五)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支援閩台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符合條件的臺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
(十六)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援閩台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管道。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助力臺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
(十七)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臺,鼓勵臺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
六、強化組織保障:
(十八)堅持黨中央對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十九)完善工作落實機制。中央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協調,做好整體規劃,建立動態優化完善機制,推進政策落實、評估調整和總結推廣等工作。
(二十)夯實法治保障基礎。做好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法治保障工作。
(二十一)提供財力支援。中央財政通過現有資金管道,支援福建開展涉台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
【記者楊之中/綜合報導】台海兵凶戰危,全球關注,也引發台灣民眾對民進黨政府每逢選舉就力推「抗中保台」窃取執政利益的省思和唾駡,此時大陸國務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頗能引發民眾關注。
台灣地區即將進行中華民國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政府施政無能,民心盡失,多數沉默的台灣人民,無不期待政黨輪替。
在此氛圍下,即使曾自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不敢再高喊「抗中保台」,而改稱「最想和習近平共進晚餐」。
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主張:兩岸應回到不統、不獨、不武安定狀態,兩岸要像一家人,才有和平。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主張兩岸應重啟服貿。
圖:大陸最新公布的「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到,鼓勵台灣民眾在福建申領居住證、購房置業。
台海的和平穩定,取決於大陸中國的態度,此時大陸福建提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獲得中央國務院支持,讓人耳目一新。
這項新舉措,共分六大項二十一分項,做法具體而微,唯一受關注的,仍是兩岸要和平統一。其做法包括:
一、總體要求:
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二、建設臺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
(一)暢通臺胞往來通道。適度超前開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等要素保障力度。
(二)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
(三)鼓勵臺胞來閩就業。
(四)擴大臺胞社會參與。
(五)便利臺胞在閩生活。取消臺胞在閩暫住登記。
(六)完善涉台司法服務。打造彙聚涉台法律研究諮詢、臺灣地區法律查明為一體的開放性資源分享平臺。
三、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
(七)優化涉台營商環境。支援福建省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引導臺胞台企共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八)深化產業合作。
(九)促進臺灣農漁業和中小企業在閩發展。鼓勵臺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參與鄉村振興。持續造福臺灣農漁民,在用地、融資、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十)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鼓勵閩台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在閩台企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
四、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
(十一)支持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
(十二)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支持馬祖居民在福州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
(十三)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發展。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台開放格局。
(十四)推進福建其他地區開展融合實踐。
五、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
(十五)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支援閩台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符合條件的臺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
(十六)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援閩台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管道。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助力臺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
(十七)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臺,鼓勵臺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
六、強化組織保障:
(十八)堅持黨中央對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十九)完善工作落實機制。中央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協調,做好整體規劃,建立動態優化完善機制,推進政策落實、評估調整和總結推廣等工作。
(二十)夯實法治保障基礎。做好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法治保障工作。
(二十一)提供財力支援。中央財政通過現有資金管道,支援福建開展涉台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