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京張鐵路遺址公園開放 感受從1909年走來的“寶藏花園”
2023-09-27 點閱數:144,267

坐在京張鐵路跨四環路的線性景觀躺椅上,腳下是川流不息的車流,眼前是夕陽的落日餘暉。一座橋,串起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南北,兩條平行的鐵軌緩緩駛入這個從1909年走來的「寶藏花園」。
近日,南北長約2.5公里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正式開放。公園最南端的C區,已經在今年年初開放。從知春路到清華東路沿線,去「京張」遛娃打卡、休閒運動已經成為周邊居民的新習慣。從公園內交錯的軌道,到複刻的火車轉盤,登上致敬「人字坡鐵路」的環丘,呈現了一個看得到歷史新生、聽得到鳥語蟲鳴、觸摸得到城市溫度的公園。
此次開放的一期A區和B區位於四環路以北。曾經光禿禿的鐵路橋,如今飛架鋼廊,傳承京張鐵路鐵路橋的鋼架結構。鋼廊下,老鐵軌復原了,種植區內草花蔥蘢,鋼廊外西側特意設置了一排線性靠背座椅,成為「落日客廳」,夕陽西下時,人們可以悠閒地坐觀車流穿梭,遠眺西山,在這裡感受時光的從容。
過了鐵路橋向北,茵茵綠草中,兩段鏽跡斑斑的鐵軌靜默著。「這兩段鐵軌可是原址復原的,在建設公園的過程中‘出土’的。」公園設計團隊負責人張璐介紹,這是1960年京張鐵路線路改線時,在新清華園站北端增設的貨運用第二聯絡線,連接著新清華園站與1910年清華園老站,後來隨著鐵路和貨場的廢棄而消失。
作為鐵路遺址公園,「京張」可謂處處是歷史,但又不僅僅是歷史,還有綠色與科技的生活。地鐵13號線橋下空間被打開,公園縫合了城市兩側的空間,圍繞橋柱特意設置了兒童活動沙坑;軌道間的人行鋪裝下是集水槽,與雨水花園、生態植草溝、蓄水模組等配合,讓公園雨水不外排;利用項目基址原有的廢棄渣土打造了足球場、綠色環丘;「移動盒子」、互動噴泉、水鶴霧噴、智慧健身等,讓公園成為一個集合智慧城市應用場景的創新舞臺……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整體規劃範圍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環,全長9公里。接下來,海澱區將繼續推進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二期及遠期規劃設計研究工作。
(孫穎)
近日,南北長約2.5公里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正式開放。公園最南端的C區,已經在今年年初開放。從知春路到清華東路沿線,去「京張」遛娃打卡、休閒運動已經成為周邊居民的新習慣。從公園內交錯的軌道,到複刻的火車轉盤,登上致敬「人字坡鐵路」的環丘,呈現了一個看得到歷史新生、聽得到鳥語蟲鳴、觸摸得到城市溫度的公園。
此次開放的一期A區和B區位於四環路以北。曾經光禿禿的鐵路橋,如今飛架鋼廊,傳承京張鐵路鐵路橋的鋼架結構。鋼廊下,老鐵軌復原了,種植區內草花蔥蘢,鋼廊外西側特意設置了一排線性靠背座椅,成為「落日客廳」,夕陽西下時,人們可以悠閒地坐觀車流穿梭,遠眺西山,在這裡感受時光的從容。
過了鐵路橋向北,茵茵綠草中,兩段鏽跡斑斑的鐵軌靜默著。「這兩段鐵軌可是原址復原的,在建設公園的過程中‘出土’的。」公園設計團隊負責人張璐介紹,這是1960年京張鐵路線路改線時,在新清華園站北端增設的貨運用第二聯絡線,連接著新清華園站與1910年清華園老站,後來隨著鐵路和貨場的廢棄而消失。
作為鐵路遺址公園,「京張」可謂處處是歷史,但又不僅僅是歷史,還有綠色與科技的生活。地鐵13號線橋下空間被打開,公園縫合了城市兩側的空間,圍繞橋柱特意設置了兒童活動沙坑;軌道間的人行鋪裝下是集水槽,與雨水花園、生態植草溝、蓄水模組等配合,讓公園雨水不外排;利用項目基址原有的廢棄渣土打造了足球場、綠色環丘;「移動盒子」、互動噴泉、水鶴霧噴、智慧健身等,讓公園成為一個集合智慧城市應用場景的創新舞臺……
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整體規劃範圍南起北京北站,北至北五環,全長9公里。接下來,海澱區將繼續推進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二期及遠期規劃設計研究工作。
(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