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 蔡總統:淨零重要里程碑
2023-11-14 點閱數:90,274

【記者許守仁/臺北報導】蔡英文總統今(十四)中研院及台電「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時表示,能源科技的創新將是臺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政府在今年三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一百五十億元,加速相關的研發和應用。總統同時指出,淨零技術要能市場化,就要和產業合作,很高興看到中央研究院和台電攜手合作,推動臺灣的氫能發電。
總統致詞時表示,二0五0淨零轉型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臺灣的目標。政府已經宣布在二0三0年前,將投入九千億元來推動十二項關鍵戰略,也在今年三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一百五十億元,加速淨零科技的研發和應用。
總統認為,淨零技術要能市場化,就要和產業合作,透過場域實證加速技術落地。中央研究院是臺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在淨零路上扮演科技研發的關鍵角色。而台電公司則肩負著臺灣電力低碳化的重要責任。今天,中研院跟台電發布「去碳燃氫」混氫的發電技術,就是產學合作的最佳案例。
總統說,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短期的減碳大多來自目前已成熟技術,但長期的淨零則需要仰賴新的減碳技術。這幾年來,各國都積極發展淨零技術,包括氫能、「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以及前瞻節能和綠能技術,都是創新突破,將是人類面對氣候風險更有把握的關鍵解方之一。
總統表示,在全球趨勢下,很高興看到中研院和台電攜手合作,成功在六十五瓩的氣渦輪機組,進行混氫百分之十的運轉,在今年九月發出「去碳燃氫」的第一度電。她要感謝每位參與這項技術研發的同仁,這是臺灣推動氫氣發電,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值得肯定。
總統說明,過去七年多來,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像是離岸風電。現在,臺灣的外海有超過二百七十座風機,為臺灣家戶和企業供應大規模的綠電,在整個亞太地區,臺灣已經走在最前頭。
總統強調,能源轉型是一棒接一棒;能源科技的創新,也將是臺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政府會繼續努力完善相關政策及法規,讓臺灣的淨零科技和國際接軌,更帶動國際投資臺灣,成為區域的領頭羊。「邁向淨零,我們繼續一起努力」。
![]()
隨後,總統在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及中研院廖俊智院長等人陪同下,參觀去碳燃氫發電技術展示場。
總統致詞時表示,二0五0淨零轉型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臺灣的目標。政府已經宣布在二0三0年前,將投入九千億元來推動十二項關鍵戰略,也在今年三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一百五十億元,加速淨零科技的研發和應用。
總統認為,淨零技術要能市場化,就要和產業合作,透過場域實證加速技術落地。中央研究院是臺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在淨零路上扮演科技研發的關鍵角色。而台電公司則肩負著臺灣電力低碳化的重要責任。今天,中研院跟台電發布「去碳燃氫」混氫的發電技術,就是產學合作的最佳案例。
總統說,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短期的減碳大多來自目前已成熟技術,但長期的淨零則需要仰賴新的減碳技術。這幾年來,各國都積極發展淨零技術,包括氫能、「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以及前瞻節能和綠能技術,都是創新突破,將是人類面對氣候風險更有把握的關鍵解方之一。
總統表示,在全球趨勢下,很高興看到中研院和台電攜手合作,成功在六十五瓩的氣渦輪機組,進行混氫百分之十的運轉,在今年九月發出「去碳燃氫」的第一度電。她要感謝每位參與這項技術研發的同仁,這是臺灣推動氫氣發電,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值得肯定。
總統說明,過去七年多來,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像是離岸風電。現在,臺灣的外海有超過二百七十座風機,為臺灣家戶和企業供應大規模的綠電,在整個亞太地區,臺灣已經走在最前頭。
總統強調,能源轉型是一棒接一棒;能源科技的創新,也將是臺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政府會繼續努力完善相關政策及法規,讓臺灣的淨零科技和國際接軌,更帶動國際投資臺灣,成為區域的領頭羊。「邁向淨零,我們繼續一起努力」。
隨後,總統在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及中研院廖俊智院長等人陪同下,參觀去碳燃氫發電技術展示場。